
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動詞第二變化連用形可作為名詞,例如「歩く(動詞)」→「歩き(名詞)」,而形容詞語幹加上「さ」或「み」也可轉換成名詞,這種轉換詞性的表現就稱為「轉品」,日文為「品詞転換(ひんしてんかん)」,形容詞轉名詞的用法有很多,如去掉語尾的「赤、白」,或是去掉語尾加上「く」的「近く、遠く」等,而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是形容詞的「さ」跟「み」,以及它們的差別。※ 以下規則也適用於形容動詞。
形容詞語幹 + さ:表程度。 形容詞語幹 + み:表感受。 |
形容詞語幹 +「さ」
表示能夠衡量或計算的程度,如「深さ(深度)」、「重さ(重量)」、「厚さ(厚度)」、「高さ(高度)」、「長さ(長度)」......等等。
① 給料の高さに釣られて入社した。
因高薪進來公司。(這裡的「高さ」表示程度之高,高薪誘使人進來。※釣る:引誘)
② 海の深さはどこから計るのですか。
大海的深度是從哪裡開始測量?(這裡的「深さ」表示程度之深。)
③ 髪が伸びる速さは、人によって違います。
每個人頭髮的生長速度都不同。(這裡的「速さ」表示速度之快。)
形容詞語幹 + 「み」
多半表示感受到的狀態,但根據不同詞彙也有描述位置、部位、成分、性質等用法,如「深み(深沉、深長)」、「重み(份量)」、「面白み(趣味)」、「苦しみ(痛苦)」、「痛み(痛楚)」......等等。
① 山の高みから街を眺める。
從山的高處眺望街景。(這裡的「高み」表示描述的位置為高處。)
② あの森で迷ったら深みにはまって出られなくなるぞ。
如果在那森林迷路將深陷其中無法出來。(這裡的「深み」表示描述的位置為森林深處。)
③ 私の苦しみを分かっていないのに!
你根本就不知道我的痛苦!(這裡的「苦しみ」表示感受上的狀態)
例句②如果用在「深みのある文章」之類的,則表示「有深度」的意思,這時候的「深み」就屬於感受上的狀態。
要注意的是「み」的使用是有限的,並不是所有的形容詞都能用「み」,比如說有「長さ」但是沒有「長み」。所有的形容詞都可以用程度表現(如熱度、長度、美的程度、好吃的程度等),但「み」由於可用於抽象的感受,其語彙已經超出原來的意思,如:「重みのある言葉(說話有份量)」、「深みのない文章(沒有深度的文章)」,這樣的用法必然是有限的,不可能所有的形容詞都能用這樣的方式去呈現,這部分隨著學習者接觸日文的過程中就能慢慢體會。
「さ」跟「み」常見用詞整理:
さ | 適用於所有形容詞&形容動詞 高さ(高度)、速さ(速度)、深さ(深度)、厚さ(厚度)、暑さ(熱度)、寒さ(冷的程度)、痛さ(痛的程度)、暖かさ(溫暖的程度)、辛さ(辛苦的程度)、面白さ(有趣的程度)、甘さ(甜度)、悲しさ(悲傷的程度)、強さ(強度)、弱さ(弱度)、綺麗さ(美的程度)、賑やかさ(熱鬧的程度)...... |
み |
僅適用於部分的形容詞跟形容動詞
不使用「み」:長い、嬉しい、暑い、寒い、速い、遅い、短い、涼しい、大きい、小さい、悪い、薄い、美しい、醜い……族繁不及備載。 |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