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日劇或動漫常常可以聽到「だって」,比如說媽媽不准家裡養寵物,但是在路上看到一隻飢餓瘦弱的小貓,覺得很可憐於是就把牠帶回家,然後就產生這樣的情境:
ママ:「飼っちゃだめだって言ったじゃない。」
子供:「だって、可哀そうだもん。」
媽媽:「我不是說不可以養嗎?」
小孩:「可是,牠看起來很可憐嘛。」
ママ口中說的「~~って」是引用前句內容的意思,由於句末剛好是形容動詞所以接だ,因此看起來跟接下來要講的「だって」很像,不過ママ的「~~て」是「~~と」的口語,表示引用。而子供就是本篇要介紹的「だって」,意思是跟對方的言論持不同意見或是站在跟對方言論不同的立場,所給予的說明或解釋。
簡單來說就是「可是(でも)」、「因為(から)」的意思,以便說明為什麼發生跟對方預期不一樣的結果。
【だって】 |
【だって】
跟對方的言論持不同意見或是站在跟對方言論不同的立場,所給予的說明或解釋。句末經常搭配「だもん(主張自己的意見)」,中文多譯為「可是、因為」。
男生:遅いよ!
好慢哦!
女生:だって、電車が故障したんだもん。
因為電車故障了嘛。
媽媽:まだ起きてるの?もう11時よ。
你還沒睡?都11點了。
小孩:だって宿題が終わってないんだもん。
因為作業還沒寫完嘛。
※「だもん」是用於主張自己的意見,多譯為「~~嘛」,有撒嬌的感覺,多為女生或小孩子使用。
【差異】 |
以上例子如果改為「でも」或是「~~から」語感會有些不一樣。
舉個例子:
▶ だって、電車が故障したんだもん。
(因為電車故障了嘛。)
▶ でも、電車が故障した。
(可是,電車故障。) △ 只是單純說明電車怎麼了
▶ 電車が故障したからよ。
(因為電車故障啊。) → 又不是我的錯
【補充】 |
【時雨小小叮嚀】
注意:「だって」有辯解的語感哦,所以中文多譯為「因為~~嘛!」,如果是正式場合或上司前輩老師在問你,請用「ので」解釋原因,加上「だって」絕對會被罵的w
